“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家和万事兴”……从古至今,中华民族的传统家庭美德早已融入血脉,化作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无论时代变迁,家庭的生活依托、社会功能以及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水文荆江局田次平、姚远霞家庭就是一个融入了传统美德的幸福之家,在长江委水文局“十佳文明家庭”评选中,经过推荐、审查,获得 “十佳水文局文明家庭”称号。
田次平和姚远霞夫妻俩是水文荆江局的双职工,一起毕业于武汉大学。他们恩爱相处,家庭和睦,多年来共同分担风雷、霹雳,分享流岚、虹霓。
在工作中田次平肯学习肯钻研,能力强,富有责任心,一直都是单位不可多得的技术骨干。作为网信中心主任,总是哪里艰苦,哪里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缅甸、巴基斯坦与老挝,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为人诚实守信,有知识没架子。同事家里电器坏了,请他帮忙修理,他不仅花费时间和精力,还经常自掏腰包给换个小零件,单位同事都亲切地称他“田老”。他也多次被评为水文荆江局先进工作者、十佳职工、水文局优秀高工。姚远霞则是热心快肠的“女汉子”,家务与工作都是一把好手。田次平在外出差,她把家里操持得井井有条,同时自己的工作也很出色。档案室的工作,随着单位老同志退休,最后留下她一个人干着,在工作量加大,细致度加强的情况下,她踏踏实实,从不叫苦叫累。
对孩子,他们疼爱却不溺爱,着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同事们都笑称他俩的孩子是散养的,但让大家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散养的孩子德智体美样样出色,在校期间,一直是学习上的佼佼者;参加工作后,也是自强自立的好青年。这便是得益于他俩给孩子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对待邻里,他们包容尊重。第一次搬家,有人告诫他们邻居很厉害,曾和人打过架,他们夫妻俩却笑笑说:“没事,我们让着人家,应该不会有争端”。事实上,邻居是个热心肠,有好吃的,相互叫对方来家里尝尝,孩子需要照顾了,也经常来帮忙。几年相处下来,两家跟亲戚似的,相处得极其融恰。第二次搬家,邻居是一对老夫妻,老人丢在门外的垃圾,夫妻俩下楼就顺手帮着扔掉,出门回家,也给老人带点小特产。老人爱种花,便手把手教他们,于是家里阳台上一年四季春意盎然。邻里间还时常坐在一起,聊聊种花的乐趣。
对待双方父母,夫妻俩不分彼此。1995年大年三十,婆婆骨折,姚远霞每天做好三餐端到床前,用心为老人炖骨头汤,端茶倒水、洗衣服、倒马桶……尽心尽力。在她的精心照顾下,老人很快恢复了健康。2012年婆婆患肝腹水住院,夫妻二人轮流在医院照顾,看着婆婆躺在病床上难受的样子,姚远霞特意去找肝病科大夫询问如何控制病情,当得知定期注射白蛋白可减少发病率后,她马上采购回白蛋白,每月定期给老人注射,老人的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最近几年田次平长期出差缅甸、巴基斯坦,一去就是几个月,为了让老人得到细致的照顾,夫妻俩出钱让妹妹帮忙照顾老人,几年下来,花费不菲。夫妻二人勤俭节约,却从不在老人身上克扣一分钱,一有空就去探望,老人想念老家的零食了,他们便去老家给老人捎来。姚远霞的妈妈生病,田次平也是忙前忙后,亲自照顾,出钱出力,体贴又实在,丈母娘逢人便夸找了个好女婿。
田次平的妹妹建房,资金不够,他们尽管自己正货款买房,仍旧支助了一万多元;姚远霞的妹妹远在北京,腰部手术后无人照顾,姚远霞便利用公休假,赶到北京去看护。他们总是说:“兄弟姐妹有困难,亲人不帮谁帮?”宁愿自己省着点,也绝不袖手旁观。正是这种互敬互爱,让一家人团结互助,兄弟姐妹间和和美美。
田次平、姚远霞家庭用善良与爱,做到了家庭和眭、邻里融合、爱岗敬业、有责任有担当,是我们最好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