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月13日,水文荆江局召开2019年工作会议,会上,对2018年度绩效考核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获考核先进部门负责人结合工作实际作交流发言,介绍了工作的特色做法和取得成效。为实现会议总结工作、交流经验的目的,现摘登交流发言内容,供大家学习借鉴。
过去的一年,在荆江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全力配合下,网信中心职工齐心协力,尽职尽责,比较圆满地完成了年度各项工作任务。成绩的取得,与各位领导的长期支持与帮助分不开,在此,我谨代表网络信息中心全体职工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向大家汇报一下网信中心过去一年的主要工作及存在的问题:
一、完成的主要工作
1、扎实开展汛前准备工作
汛前准备是做好全年水情报汛工作的前提和第一要务,网信中心一向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每逢岁末年初枯水有利时机,网信中心职工总是积极行动,就算顶风冒雪,也坚持及时开展设施设备巡查和整改工作,突出抓早抓实抓细。同时针对薄弱环节,积极开展水情报汛应急演练,检验设备的可靠性,提升职工的应变能力。扎实细致的汛前准备为水情报汛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着重抓好相应流量报汛工作
随着设备的更新、技术的进步、能力的提升,荆江局水情报汛质量也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报汛的时效性提高很大,基本能够满足各级部门对水情报汛时效性的要求。但报汛的准确率还不尽如人意,特别是相应流量报汛的准确率。由于荆江局所处河段的特殊性,所属9个水文站,大部分或受江湖关系影响、或受水工建筑影响、或受枯汛期水位涨落影响,水位流量关系复杂,导致定线困难,相应流量报汛精度一度难以满足要求。针对这些问题,一方面,网信中心积极配合分局开展技术革新,在高坝洲率先实现水平ADCP在线监测流量报汛,效果十分明显;另一方面,对于实施临时绳套报汛的测站,分局报送实测流量的同时还报送相应的定线信息,有力地指导了水情分中心预报临时线的绘制和修订,提高了相应流量报汛精度。同时,网信中心积极提升自身能力,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大力开展业务培训,也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总体上看,2018年水情及相应流量报汛质量稳中向好。
3、抓好网络、通信和报汛设施设备的管理和维护
网络和通信是水情报汛工作的基础和桥梁,必须时刻保证基础稳固、桥梁畅通。目前我局水情信息转发有五条信道,能够确保万无一失,但在2017年遥测系统更新之初,水情信息收集却只有一条信道,存在很大隐患。去年汛初的移动网络突发瘫痪事故让我们更加认识到单一信道的危险性。为此,我们及时开通了备用信道。一年的运行表明,备用信道的开通,为水情信息收集提供了有效保障。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新的水情遥测系统固有的缺陷,各遥测站设备经常发生一些偶发性故障,网信中心人员都及时到现场进行了处理。
4、档案管理上新台阶
以机关搬迁和档案达标评估为契机,对归档资料进行了全面的清理,档案室软硬件得到全面提升。按照水利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要求,对老旧档案重新进行了归档,重新启用了档案网络查询系统,近年来的文书档案和部分重要的科技档案实现了全文检索,极大地方便了档案利用者;重新安装了档案库房专用消防系统,彻底消除了消防安全隐患。年底前经过档案规范化管理评估小组的综合评估,荆江局档案管理顺利通过水利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二级标准。
5、信息化建设成效明显
2018年度,正式启用高坝洲水文站ADCP实时在线流量监测数据报汛,报汛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大幅提高;自主开发了水情信息和机房环境信息短信预警;借助于电视墙,对重要信息进行了有效整合,实现了集中监控、集中管理;开通了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远程水情预报系统,为远程水情会商提供了可能。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过去的一年,网信中心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职工的责任心有待加强。一些问题强调多次仍然重复出现。
2、水情报汛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水情报汛质量不高虽然有一些客观原因,但主观能动性不够还是非常明显。
3、职工的业务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还显不足。网信中心的工作性质决定了网信中心需要复合型的技术人才,在人才的培养上还有待加强。
4、管理较为混乱,客观原因是人员流动频繁,主观上重视不够,制度制定不完善,导致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够。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1、积极探索精细化管理新途径,完善、新建网络管理及水情报汛相关制度,明确岗位职责。
2、进一步优化细化水情报汛作业流程,开发临时绳套线交互、实测流量信息录入、值班管理等软件系统,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3、配合做好宜都分局远程在线水文监测平台优化升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