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笔直斜照在车窗上,顺着麦芒色的光线看去,手中的矿泉水瓶衍射出一丝淡淡的彩虹。窗外,农田里的作物,涌着无垠的绿涛,河堤旁的杨柳随风摆动,展现着夏日的热情。辘辘……车子到达目的地,打开车门,一阵阵还未被城市喧嚣过的森林草木河流的自然气息扑鼻而来,深吸一口,沁人心脾,让人忍不住想贪婪地再吸一口。虽有别致景色在前,但河道人知道,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天的工作已经开始了。
仪器架好,我将水准尺直立在标点上,水准气泡像青春期的小孩一样叛逆地跟你作对着,于是一点一点安抚,让他乖乖听话。夏至的六月,酷热难耐,还未到晌午,骄阳已经似火,河堤大都无遮挡,毒辣的阳光透过衣服刺在身上,后背早已湿透,汗水沿着额头缓缓向下,由眉毛间滴落入眼角,我很想拿开扶尺子的手擦去眼角的汗水,但我知道,现场还不是动的时候。扶尺人就要像军人般站立,即使有汗水来袭,有飞虫瘙痒,也依然得坚持到测站结束,这是我在河道人身上学习到的坚韧不拔的品格。
行至渡口,我们将测量任务外的标点纳入工作范围,以方便下次工作使用。多年前的老标石早已被岁月打磨了棱角,疲惫不堪似地歪倒在地,前辈跟往常一样,熟练地拿起工具,撸起袖子迅速干起了活儿。锄头扬过头顶,再没进土里,发出沉闷的声音,汗水打湿了衣衫,汗珠滚滚而下,融进脚下的土地。好不容易标石露出大半,再用把手支撑起身子,耳朵嗡嗡作响,胸腔和脖子都在跳动,只能听到自己急促的呼吸。为了更加精准,一边扶住标石,一边填土,工具把手使断了,就用手捧起一撮一撮的土去填,用锤子绕着标石一圈一圈锤实。标石埋好,只见前辈又拿上工具,在另一边离河不远处,用锤子和凿子一笔一划刻出标名,字迹工整而顺滑,谁又会想到是刻上去的。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这是我在河道人身上学习到的揽辔澄清的精神。
每当听到一声“好了!”,我内心总是欣喜的,这意味着可以向下一个目标迈进,工作又成功前进了一步,河道人总是这样持有积极心态。步行到标,将尺子立好,耳边响起老前辈的话,“在一个团队,大家就应该相互配合,每个人的一丁点小错误可能被无限放大,影响整个工作顺利进行,让大家白费心血。”
吃过简单的午餐,小憩一会,下午的工作相对是最难熬的,顶着烈日,揉揉失去知觉的肩膀,弯腰拾起烫手又似千斤重的尺垫,顺着上个人的脚印,有序地进行一个个标点测量。走的累了,不自觉说出:“两岸风景秀美,就当是特殊的旅游好了”“测到下个标点可以结束了”,以此来互相鼓励团队成员和激励自己前进,这是我在河道人身上学习到的相互激励的精神。
夏季测量,不仅有烈日当头,也有雨水作伴。在测量中即使突遇下雨天测量工作也不会中止。忙碌的河道人打伞护着仪器坚持工作,大半身体被雨淋湿却浑然不顾,仍全神贯注盯着镜头继续。短暂的夏雨过后,我们步伐轻快,原以为会舒服得多,然而湿润而带着温度的空气改变了我的想法,天气变得格外闷热了,甚至给人欣慰的那一小缕微风,也被淋停了,只能穿着紧紧贴在身上的衣物继续前进,时不时扯动两下衣服,洒出来的不知是雨水还是汗水。
风雨过后总能见彩虹,夏天的傍晚,是一天最凉爽的时刻,总给人放松的感觉。测量到目的地,大家黝黑的脸庞都纷纷露出了喜悦,是啊,那是跨越两省努力的结果。
作为刚刚加入河道勘测工作的我,河道测量对我而言是新鲜的、有趣的,遇到困难我还可以怀着七分热情和三分坚持。可是如何长期保持对工作的热情和责任呢?身边的河道人给了我答案。老一辈河道人鞠躬尽瘁,即使是双鬓斑白依然孜孜不倦地学习,即使工作时双脚走出水泡,双手搬动千万次仪器磨出厚茧,依然改变不了他们的决心。他们会因机车过桥带来测量误差,在桥上顶着烈日一站就是一小时;会因为毫米级的精度,不惜多绕两公里来保证测量结果;会因处理数据,工作到深夜。“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已多时”,测量工作是枯燥的,但河道人总会带来积极的精神面貌,落雨之时,工作之余自作自吟两句打油诗陶冶情操,“草间寻标的,莫俱打湿衣”,因负氧离子的空气,山河风景而常常怡然自乐。
身边的河道人,不仅让我学习到了专业技能,更让我感受到爱岗敬业、积极乐观的品格。看着身边的一个个“老河道”,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完成工作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青年职工,应学习和继承老一辈河道人的精神,不忘他们一路走来的艰辛,为单位,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