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巴基斯坦之行

来源:水环境监测分析室 时间:2020-11-16 作者:徐志 责任编辑:荆江局管理

当飞机以几百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跨越3000多公里的旅程,将我从伊斯兰堡带至西安,我才真正意识到我离开了每天活动范围受限的卡洛特施工营地,真正回家了。回想起2019年11月开启至今才结束的这一趟梦幻般的旅程,心头还有些恍惚。

2019年底,我刚在预报中心完成学习,随即前往卡洛特水电站进行现场水情预报作业。后来国内和巴基斯坦新冠肺炎疫情相继爆发,航班停运,我和闫明路两人承担起现场水文服务工作。我主要负责水文预报方面工作,第一次独自面对现场水文预报工作内心是忐忑的,今年国内超标洪水频发,卡洛特水电站防汛工作受到高度重视;“降雨持续多久?”“预计雨量多大?”“洪峰流量多大?”“未来一周、一个月水雨情趋势如何?”等工区关心的水雨情预报信息要求及时回复,大风和水雨情实况信息需实时发布。汛期受西南季风影响,工区天气变幻莫测,上一秒晴空万里,下一秒降雨云团可能就不期而至,带来狂风暴雨。受疫情影响,巴国气象预报员无法进入现场作业,网站上的降雨雷达图也停止更新,现场天气信息只能通过网络和电话的形式与巴国预报员获取。工区生产对天气信息获取的急迫性和我与巴国预报员确认信息的滞后性构成鲜明的矛盾,我夹杂在这种矛盾中备受高压。精神的高度紧张和持续几个月办公室日夜战斗对我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多变.jpg

多变的卡洛特天气

为缓解现场压力,荆江局领导组织前后方会议,了解现场实情和诉求安排国内技术骨干与现场人员配合,远程指导现场工作。为应对汛期挑战,预报小组采用前后方联动机制,每天早上预报员们通过视频会商,讨论发布未来24小时水情信息。特殊水雨情有小组组长邓颂霖远程技术指导,缓解了很多现场压力,也让我在现场备受感动和鼓舞。

预报.jpg

预报小组会商

防疫生产两手抓,外出作业既要保障生产安全又要保证防疫安全,水文测站遍布在卡洛特坝址以上流域内,测站采集传输数据正常是水文预报工作的基础。受巴国特殊国情影响,以上工作需要巴国工程师前往完成,中方人员远程指导。在疫情期间各工区巴方员工大量离职的前提下,我们的巴方员工始终和我们在一起战斗,这得益于我们日常管理以人为本的政策,给予尊重获得回报。在遵循工区防疫政策和强调外出作业个人防护工作的前提下,我们和巴方雇员不仅一起有惊无险地完成了汛前流域设备巡检和专用站缆绳、发电机维护等常规生产工作,还额外完成了业主布置的Beor 河生态流量监测任务。

和巴方.jpg

和巴方员工一起配合完成生产工作

一直到七月底,巴基斯坦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国内的领导同事陆续到现场支援工作,我才真正感受到肩上的重担得到了缓解,在邓颂霖的带领下卡洛特现场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回来前夕,我和刘应武加入KPCL、设计和长江电力组的联队参加卡洛特工区第三届篮球赛,获得本次比赛的亚军。“打铁还需自身硬”就像本次比赛教练说的那样,不论在工作和生活中只有练就真本事才能临危不惧,坦然处理一切。这也是我第三次巴基斯坦之行的感悟。

联队合影.jpg

KPCL、设计和长电组成的KCCU联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