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一周的江西省鄱阳湖区洪评项目查勘及航测工作顺利结束了。当鄱阳湖的轮廓在脑海里逐渐清晰,当赣西联圩、廿四联圩、成朱联圩、南湖圩、南新联圩、蒋巷联圩、红旗联圩、长乐联圩……从指尖与键盘的敲击中自然迸出时,我深切体会到,我们的团队为“武南线路”洪评的启动开了个好头。
江西,几乎群山环抱,境内有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五大河流,汇入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形成鄱阳湖水系,经调蓄后由北边的“缺口”湖口注入长江。
江西省地形图(来源:地缘看世界)
鄱阳湖高水是湖、低水是河,河道入湖尾闾段符合冲积三角洲的特点:水系散乱,汊道丛生。武汉~南昌1000kV特高压工程输电线路(简称“武南线路”)自北向南跨越该水系,其中赣江(主支、北支、中支、南支)、抚河故道、修水(四处)尾闾、官港河、黄湖蓄滞洪区、金溪湖等近二十处的洪水影响评价工作由我局承担。
12月底,项目委托方紧急召开了启动会,发布了线路路径,希望我局迅速排查路径与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并于明年开春后完成全部报告,陆续报送至长江委审查。
时间,紧!任务,重!在有资料的情况下,完成如此体量工作通常要十来个技术骨干,一至两年的时间。而鄱阳湖区的水利规划、管理要求、水文特征、河道形势、防洪能力、堤防整治等情况,我们并不了解。压力,不言而喻!如何提高执行力,科研室主任彭玉明陷入了沉思。
技术上肯定有底气:2019年以来,彭主任带领科研室陆续取得了近十项大型输电线路工程的批复,给长江委及水利厅审批部门、设计单位、业主留下了优良的印象。如:“蒙华铁路荆州藕池牵引站220kV外部供电工程输电线路跨越荆南四河、荆江分洪区及虎西备蓄区”、“荆州洪湖江泗口220kV输电线路跨越洪湖蓄滞洪区、东荆河”、“南昌~长沙1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跨越赣江、抚河”等等。其中难度较大的洪水演进、堤防渗流稳定计算、防洪补救措施设计等章节均为自主编制,不仅给单位节省了成本,也培养锻炼了人才队伍。
但岁末年初的工作件件要布置:绩效考核、党建廉政、纪检监督、长江水科学联合基金、2020~2021年度崩岸预警总结分析、仙洪监铁路跨越三十多条河流、仙桃~沧浪跨越洪湖分蓄洪区、国电石首光伏输电线路等特大型洪评项目……,事事要落实到人。
关键时刻,兄弟单位(部门)伸出了援手,网信中心刘启松、荆南分局黄啸锐、王拓应邀而至!自此由沈健负责、黄烈敏协助的五人Team正式组建。团队生机勃发,平均年龄不到30岁!大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沈健、黄烈敏迅速进行了技术交底,并立即着手启动现场查勘及航测。在河勘中心解主任、刘主任、赖修尉教练的支持下,RTK无人机航测培训顺利开展。
编制项目实施方案
元旦期间,无人机实操训练(刘启松、黄啸锐、王拓)、野外作业报备(黄啸锐)、项目实施方案、路线规划、查勘要点编写(沈健、黄烈敏)相继完成。1月4日,项目组直奔修水,沿着扇形分布的八百公里湖区路,一道道工序渐次展开:每日野外路线规划、导航及外业记事、每处工程与防洪设施关系梳理及讲解、每处无人机航测及上下游相关设施描述、项目对外联系收集资料及寻求支持、每日防疫、行车安全及生活保障。
讲解拟建线路与防洪工程相互关系
现场开展RTK无人机航测示范
看:深夜,黄烈敏仍在电脑前忙碌,沉稳的眼神里透露着严谨,他要搜寻多处河道划界公告,了解堤防等级及达标情况,确定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工程设施;白天,他又在示范航测路线规划及航拍,介绍联圩与工程的相互关系,作为地道的江西人,参与服务江西的项目,他掩饰不住的激动。黄啸锐,才毕业半年,只见他灵动的操纵着无人机,拍摄着一张张航片。性格活泼的他,每次航测前都会检查无人机状态,核对每一项设置;晚上,他还对无人机进行维护和充电,此外,还编制了详细的RTK无人机操作手册。王拓,硕士毕业也才半年,看似粗犷的胡须下藏着内敛细腻的内心,每到一处,只见他一笔一划绘制现场河势,记录堤防桩号,拍摄防洪工程照片,每日的航拍文件,时间地点他都整理的井然有序。
无人机操作手册与航测文件目录
听:刘启松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勤于钻研的他,又在思考!他承担的蓄滞洪区的分析十分繁琐。除了防洪工程之外,还有与转移道路、安全工程、分洪、排洪设施的相关关系、洪水对建设项目的影响等,面面俱到,他一个都不放过。刚停稳车,胡庆九师傅又拨通了电话,他在安排商务接待的菜品和当日的住宿。每日早出晚归,2000公里的总路程对身体还要恢复的他并不友好。出门在外,防疫行车,安全第一,他时刻不忘提醒。
年关将至,考核在即。1月10日,项目组又马不停歇的返回荆州。截至发稿前,查勘报告及资料梳理已完成,区域水系图、水利志、部分规划等已搜集到位,接下来的工作正有序开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