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荆江局已快满一年,这一段时间里,在荆江局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受益良多、感受颇丰,对科研室的工作也日渐熟悉。
受地势与地质构造的影响,长江自古便以荆江为最险,由于荆江南与洞庭湖相通、江湖关系错综复杂,故荆江之水患亦是两湖之水患,为谋求区域社会平稳发展、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无数水利人和劳动人民众志成城,完成了荆江分洪工程、三峡工程等大型水利工程,极大地减小了荆江地区的防洪压力。然“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三峡工程的运行极大程度地改变了荆江原有的来水来沙条件,荆江与洞庭湖的江湖关系也随之调整,开展水文、河道观测并对观测资料进行分析是把握新形势下荆江河床演变之基本。科研室以原型观测资料分析为立室之本,依据荆江局历来的勘测资料对荆江以及四口水系的河道演变过程进行分析计算,并对变化趋势做出判断,为河道整治、崩岸预警等工作提供依据。治理河道、沿江经济发展须“因势利导”,即通过把握河势情况向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方向治导,最终达到兴利除害的目标,秉持此原则,科研室先后承接了大量的防洪评价工作,依据“确有必要、无法避让、确保安全”的总方向分析了各工程与河道行洪、防洪的关系,为众多涉河工程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自参加工作以来,科室工作复杂繁多,无论是各分析、评价项目还是科室管理工作,部门领导、同事皆尽心竭力。与学校中不同的是,工作更讲求实际,需要在实践中学习和汲取经验,由于实际工作和所学理论知识存在一定差异,刚开始工作时我尚且有一些疑虑,但在部门领导、师父和同事们的帮助下,这些疑虑已逐渐消散,我对科室的工作也变得熟悉起来,对各类分析、评价项目也正从表层向深层过渡。从对洪评报告最开始的外围校核深入到规划符合性、河道演变、渗流稳定等章节的具体分析计算,我对评价工作的认识也逐渐由浅入深。通过编制各类涉及河道演变分析的报告我对原型观测资料分析工作有了深层的理解,但河道演变分析非一朝一夕所能贯通,其涉及水文、河道、地质等多个专业,要想把这些要素能动地串联起来,我还需继续学习、不断总结。原型观测资料分析是数学模型分析的基础,也是反应河道变化最为准确的分析方法,虽现阶段荆江河段以及四口水系整体河势已基本稳定,但三峡工程运行造成的坝下沿程冲刷仍在继续,局部河势调整也将一直存在,做好荆江水文监测、河道勘测、河道演变分析工作是守护两湖地区安澜之基本。同时,随着科技发展,信息化时代也给分析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字化、可视化等都是新时代的发展趋势,将成果更清晰、直观地表达出来也是我作为年轻一代水利人应该思考和努力的方向。从古至今,无数的优秀水利前辈们通过不懈奋斗为我们年轻一辈创造了一片安澜与和谐,我虽尚未像前辈们那样历经大浪淘沙,但作为年轻一代的水利工作者,当时刻抱以“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之无畏,持“咬定青山不放松”之坚韧,为新时代水利事业注入新生力量。
我很荣幸能够加入到荆江局这个大家庭,也很荣幸能结识到这么多优秀的水利工作者,望今后能够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水利人,并与诸位共同守护好这一江碧水安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