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传承家风,点亮人生前行灯

来源:荆南分局 时间:2025-06-12 作者:夏志恺 责任编辑:王盼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得好,社会风气好才有基础。”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家风总是潜移默化地对每一个人产生影响。为呼吁广大党员干部职工树立向上向善的良好家风,荆江水文网将推出《家风》专栏,讲述部分党员干部职工的家风故事。今天推出第二篇,荆南分局夏志恺的“传承家风,点亮人生前行灯”。

每当我翻开那本承载着家族记忆的族谱,我就仿佛回到了明末清初,那个动荡的年代。彼时,战火纷飞。为了躲避战乱,我的祖辈们从浙江绍兴辗转来到安徽合肥,并在这片土地上将“诚信待人,厉行节俭”的家风代代相传。家风如同一条坚韧的纽带,连接着家族的过去与未来。

爷爷在世时,常给我讲起太爷爷的故事。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太爷爷以贩猪为生,每日奔波于合肥至皖南的芜湖、宣城一带。在那个交通不便、商业环境复杂的年代,诚信是一种难得的品质。然而太爷爷却始终坚守着这一点,他从不弄虚作假,每一笔交易都公平公正,以至于许多同行都放心地将自己养的猪无条件交给太爷爷一并售卖!这是何等的信任。

太爷爷不仅做贩猪生意,还凭着祖传的酒方子开了一家名为“同泰漕坊”的酒坊。那口刻着“同泰漕坊”四个大毛笔字的木桶,至今仍静摆在我老家的老宅里。太爷爷酿的酒,据说酒方中有108味中草药,其中前100种与各家酒坊相差无几,而剩下的8至10味秘方是太爷爷家的独门绝技。这独特的秘方,加上太爷爷诚信经营、从不缺斤少两的名声,让酒坊酿的酒成为当地最好的白酒,深受百姓们的喜爱。凭借着良好的口碑,太爷爷攒下了一份不小的家业。在那个艰难的岁月里,诚信让我的太爷爷有了立身之本,更让我的家族逐渐兴旺。

节俭,同样是我的家族传承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爸爸常说,他小时候,吃饭时若没有及时把掉到桌子上的米粒吃掉,便会遭到爷爷的训斥。“粒粒皆辛苦”,这句朴实的话语,爷爷总是把它挂在嘴上,也时刻提醒着我。爷爷是接受过传统私塾教育的,在新中国刚成立之时,他便投身到了乡村教育事业,成为一名教师。他一生简朴,在简陋的乡村小学教书育人,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着节俭的意义。在那段日子里,他从不追求物质享受,而是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下一代身上。

父亲继承了先辈们的优良品质。他是一名基层工作者,在岗位上勤勤恳恳工作了30多年,也连续数年获得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父亲在工作中始终保持着诚信和节俭的作风,对待群众真诚热情,从不敷衍了事;在生活中,他勤俭持家,从不铺张浪费。他的言行,如同无声的教诲,深深地影响着我。

如今,我成为了一名水文工作者,在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继续前行。这份工作虽然平凡,却意义重大。它关系着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防洪抗旱等民生问题。在工作中,我时刻牢记家族的家风,以诚信待人,对待每一项工作任务都认真负责,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我也厉行节俭,在工作中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浪费。

“诚信待人,厉行节俭”,这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却蕴含着家族的智慧和力量。它让我明白,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诚信,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桥梁,它让我们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节俭,是一种生活态度,它让我们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不被物质所迷惑。

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家风就像一股清泉,时时滋润着我的心灵,让我在喧嚣中保持清醒,又像一座灯塔,为我指引着前进的方向。我将继续传承家族的家风,让它在新的时代里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坚守诚信、厉行节俭,我们的家庭会更加和睦,我们的社会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也会更加繁荣昌盛。让我们携手共进,用家风的力量,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