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六字如泉,润心一生

来源:沙市分局 时间:2025-06-13 作者:谢静红 责任编辑:王盼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得好,社会风气好才有基础。”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家风总是潜移默化地对每一个人产生影响。为呼吁广大党员干部职工树立向上向善的良好家风,荆江水文网将推出《家风》专栏,讲述部分党员干部职工的家风故事。今天推出第三篇,沙市分局谢静红的“六字如泉,润心一生”。

我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没有什么文化,也说不出什么高深的哲理。只记得小时候,他们常常跟我说,人不能懒、懒就是穷,我们做人要善良,要懂得感恩。那时的我,尚不能完全领会“勤劳、善良、感恩”这六个字的深刻含义,只是牢牢地记在心里。随着岁月的流转,这六个字在我心中慢慢生根发芽,渐渐成为我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富和最坚实的人生信条。

勤劳是父母教会我的第一堂课。小时候家里特别穷,只有几亩地,据说还是父母开荒开出来。土地不肥沃,农作物产量特别低,仅仅靠田里的收入根本入不敷出。但是我的父母特别勤劳。在农忙季节,他们每天起早贪黑做完自己家的农活后,就会赶紧去给别人家帮忙,打零工补贴家用。在农闲时节,他们会出去当小工,给家里多加一点收入。父母还特别恩爱、互相体谅,天还未亮,妈妈在厨房里准备早餐时,爸爸就会去洗衣服、打扫房间。夜晚,当我们都进入梦乡时,妈妈还在灯光下缝补衣物。爸爸也不会闲着,总是对着家里的电器家具修修补补。如今家里的条件已经明显改善,父母的双手也布满了老茧,脸庞也被岁月刻上了皱纹,但这么多年他们从没说过一句埋怨的话。我的父母用行动告诉我,只有通过勤劳的双手,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在父母的影响下,勤劳的品质深深融入我的血液。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我都始终保持着勤奋努力的态度。我知道,只有付出汗水,才能收获成功的果实。

善良是父母给予我的最温暖的礼物。爸爸妈妈总说:“人活一辈子,要多做好事,多帮别人。”村里谁家有困难,父母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隔壁刘奶奶是一位孤寡老人,家里有什么好吃的,爸爸妈妈总会让我送点过去。除夕团圆时,我们也总会将刘奶奶接到家里一起团年。农忙时节特别讲究天气,打菜籽需要晴好天气,收割油菜遇到阴雨天更是让人头疼。遇到抢收时,谁家田里忙不过来,父母就会毫不犹豫地去帮忙。在我的父母看来,善良是做人的根本,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有一件事我印象特别深刻。年底我和妈妈在集市上办年货,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突然走过来找我们讨米。虽然我们也很穷,身上的钱也只够买一点点年货,但是妈妈还是毫不犹豫地给这位乞丐买了很多食物。我其实很不理解,我说妈妈,我们都没钱,为什么还要给他买东西。但是妈妈说,要过年了,人家肯定是真的走投无路了,不然也不会出来乞讨的。走的时候,我看到了乞丐连连点头向我们致谢,内心也仿佛被什么东西打动。从那以后,我也学会了用善良的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在公交车上给他人让座,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尽自己所能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善良让我收获了他人的尊重和友谊,也让我的内心充满了温暖和快乐。

感恩是父母教会我的最珍贵的品德。父母常说:“要记住别人对你的好,懂得感恩,才能得到更多的爱。”他们总是教育我们要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恩老师的教导之恩,感恩朋友的帮助之恩。闲聊时,父母总是会提起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告诉我们不要忘记别人的恩情。离得近的,他们会经常给人家送上自己觉得好的东西,表达感激之情。东西不一定贵重,但确确实实是他们心里的好东西。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也以身作则。外婆耳聋眼瞎多年,生活不能自理,一直都是由爸爸妈妈亲自照顾。他们对外婆关怀备至,以至于外婆临去世前,虽然人糊涂了,但是嘴巴里面依然喊的是爸爸的名字。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感恩。在父母的影响下,我学会了感恩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我感恩阳光,让世界充满温暖;我感恩雨露,滋润万物生长;我感恩挫折,让我变得更加坚强。感恩让我拥有了一颗平和、宽容的心,也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一切。

如今,我已长大成人,离开了父母的身边,但父母教给我的六个字,却一直陪伴着我。在工作中,我用勤劳的品质,努力拼搏,赢得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在生活中,我以善良的心对待他人,收获了真挚的友情和美好的家庭;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我始终怀着感恩之心,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这六个字,是父母留给我的最宝贵的财富,是我一生的行囊。无论我走到哪里,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牢记父母的教诲,带着勤劳、善良、感恩,勇敢地走下去。如今,我也为人妻、为人母,我也在用实际行动将这六个字传递给我的孩子,让这份珍贵的家风,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永远闪耀着温暖而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