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探人员的野外生活是比较简单清苦的,由于勘探器材多且笨重,一个钻孔就得用好几天,就地安家是无奈的选择。自己开伙,有个睡的窝就可以安顿下来了。
有的地方,就是有汽车想出去一趟也不容易,进来时买的菜吃完了,就找老百姓买不知名的菜,那味道可是怪怪的,肉每天得根据钻探进展算着吃,有时十来个人每天一斤肉都划不到。
走到哪,帐篷就搭到哪。又点平地就安家。云南冬天的太阳也很毒。尽管已是11月份,中午时帐篷里热的根本就待不住,而草丛里蚊虫是少不了的,吃水也得到江里去抬,江水很脏用明矾净化了才能吃。日子过的很不易。
晚上发两小时电冲冲手机,到后来发电机也坏了,所到之处都是荒郊野外,也没处去,天一黑就躺在床上瞎吹牛。
这是在江边乡一带边滩上。钻探正在进行。钻卵石搞勘探的人都怕,这可是磨耐心,耗钻头,耗功夫的活。
滩上的卵石又大又硬,反复钻磨才拿得上来,有点进尺可不容易。器材损耗也大,一会打管,一会换钻具,一会取样,几样手段不停地换着使,那钻具钻卵石后上下都不容易,可苦了几位钻工,难钻时一天只有1~2米的进尺。
在因民镇遇到我们的测量人员,热情的画图为我们引导方向,苏里同志中间还不停地用短信询问我们进展情况,到哪了,告诉我们会遇到什么困难,有他们的帮助,我们第一阶段任务完成得很顺利。
在乌东德我们的钻探器材车通过坝区时被武警卡主不让出去,我们只得紧急求助晏局长,晏局及时给我们传来电话号码,让我们去找三峡乌东德办的刘文涛,车押了四个小时才搞通。不是局里的大力支持我们的工作完成的也不会这样顺利。工作期间我们还咨询过上游局在乌东德库区搞测量的杨刚,得到过水文局住乌东德的操文建,攀枝花水文站的程站长的帮助和支持,一并再次谢谢了。
住到农民家的大院里,可算是很好的待遇了。这家人是农村干部,院里又干净又平坦。人畜分开,还有电用。我们称之为住别墅。这样的好事可只遇到了一次。大多数人家可是牛羊猪狗都放在院子里,我们都不敢进去,宁愿住自己搭的帐篷。有次我们到人家家里讨开水泡面,一见院里这样连面都吃不下去了。记得那是在小田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