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河流”续前缘
据悉,截止发稿时,因工作需要,夏良谦同志已赶赴巴基斯坦,今年春节他又将在异国他乡度过。
2013年6月,五十九岁的夏良谦本可享受退闲之前的闲暇时光,只是他为之奋斗终生的水文事业仍在发展,明知前方的路千难万险,他还是抖擞精神,临难受命,主动承担起湖北省中小河流的缆道建设任务。虽然美其名曰“项目经理”,实则是光标司令。参加项目建设的人员基本上都是从不同的部门“借调”使用。对于这个项目,夏良谦只能既当爹,又当妈,从前期的招投标、现场查勘、开工申请,到中期的基础开挖、钢筋制安、设计安装,再到后期的竣工验收、申请付款,都要靠他这个“项目经理”亲力亲为,除此之外还要疲于应付业主和监理的种种要求,甭管它合不合理。在此期间,我跟随着这位老前辈走遍了湖北省的大江小河,算是知道架起一座缆道有多么艰难。这些“中小河流”大多位于偏僻的山村,交通不便且地处险要。在站房对岸常常是极为陡峭的山崖,光秃的岩石上满是青苔,陡手攀岩已经十分困难了,何况是在半小腰的位置测量、挖基础、浇锚墩。遇上这样的高难度任务,他几乎都是亲自出马,一来他不想让其它同事冒这份危险,二来施工位置和高程的确定又十分重要,不上去亲自看一看他是不放心的。有一处缆道基础位置实在是“刁钻”,他曾数次建议业主“先修路,再施工”,然而在工程预算有限的情况下,业主始终不同意专为此小工程筑路。就这样,大型机械上不来,整个施工几乎全是靠人工完成。这只是众多站点中一个,整个缆道工程的艰难由此可见一斑。
在近距离地感受这位水文前辈的人格魅力之后,我不想去赞扬他的勤奋好学,与时俱进,也不想去表现他的精湛技艺、全面身手,仅就工作热情和工作态度而言,我也找不到更好的赞美之词来表达我的钦佩之情。只好用一首随笔小诗来聊表敬佩和感怀:
致亲爱的“老夏”
从监利水文到高坝洲站
从事业中心到玛尔河畔
水文事业一生相伴
在跌宕起伏的恩梅开江
在汹涌澎湃的伊洛瓦底
有你查勘时走过的足迹
在蜿蜒曲折的道耶坎河
在巨石嶙峋的勒姆江畔
有你建站时挥洒的热汗
四十一年孜孜不倦
兢兢业业甘于奉献
直至功成身退无憾
时光的年轮总是太快
任大江东去
世事变迁
一腔热血岁月可鉴
岁月的脚步总是勿勿
任韶华逝去
白发苍颜
一生勤勉从未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