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林家老”

来源:技术管理室 时间:2018-10-29 作者:熊法堂 责任编辑:荆江局管理员

80年代“林家老”四等三角点是芦家河浅滩观测项目的重要测量标志。位于荆江左岸姚港上游附近的山顶上。那时候按照不同的水位、流量级每年要观测4-5个测次。范围从荆7-荆13,全长约15公里。内容包括万分之一水道地形观测;荆7、荆8、董3、松03、董5、荆12、董8、荆13固定断面观测;水面流速流向观测;松滋口分流分沙观测;瞬时水面比降观测。平面定位是由六分仪观测左右角后方交会进行。

记得1985年夏天测万分之一水道地形时,黄北方、欧继宗、林建平和我四人站在当时的水文217天棚上观测六分仪,在姚港附近测船从左岸向右岸行进,船过半江,六分仪标要从右岸换到左岸,其中一位观测员在换标时误将树杆当作“林家老”测了几点,在船上展点的孙苏里立即发现断面超距,导致断面重测。这件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现在还记忆犹新。虽然“林家老”、“刘家口”、“牌坊口”、“同济垸”、“沙集坪”等三角点、导线点早已退出测量舞台,但它们曾经的“辉煌”已记录在荆江河道观测的档案里。由此联想到曾为荆江河道观测事业作出贡献并退休多年的徐保富、江书敬、李复华、王明中、朱元元、刘庚临等老一辈以及退休不久的谢作新、雷平清、孙苏里、林建平等兄长,祝你们健康平安!快乐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