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党员光辉照我心——记荆江水文总站原党委书记、主任谭桂志

来源:荆江局 时间:2023-07-25 作者:李复华 责任编辑:王盼

谭桂志,男,山东文登人,抗战时期为中共胶东半岛特委负责人林一山警卫员,曾跟随党的抗日武装抗击敌寇、救亡图存。建国后,他先后担任国营湖北运粮湖农场党委书记、场长,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荆江水文总站党委书记、主任等。


勘测队员中的民工

河道勘测,一个很辛苦的职业。

一年四季,走遍山川,踩平草地,爬高涉险,风餐露宿,才能把大自然复杂地理信息测量回来。其中选址埋标、安装测量支架定位标志,是河道勘测控制测量中最累的一项前期工作。

一九八四年夏天,一群河道勘测队员,有的持锹扛镐,有的背沙驮石,还有一组人马抬着十多米长的测量钢管柱,浩浩荡荡往刘家山顶进发。400多米的山峰矗立在长江右岸,队员们兴致昂扬,一路欢歌往上爬。队伍中有一位年过半百的老同志,与大家一样,扛着测量器材,紧跟着年轻队员。不知情的或许会以为是雇请的民工,其实他就是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荆江水文总站党委书记、主任谭桂志。他边爬边笑,一路还讲着抗日战争的故事,为大家加油鼓劲。

一个多小时地跋涉,终于到了山顶。大家有的挖基坑,有的搅拌混凝土,有的安装测量三脚架标志铁件,十几个人分工组合,配合默契。谭桂志书记不顾疲劳,撸起袖子,挥舞着铁锹挖基坑。山顶地质结构坚硬,基坑挖好后,谭桂志书记像当年指挥战斗一样,喊着施工号子,指挥大家把一座十几米高的三角铁架凌空立起。中间空隙,谭桂志书记在水桶里舀来茶水,一杯一杯送到队员手里,向大家道辛苦。夕阳西下,大家做好标志埋设的所有工作,笑着唱着回到停泊在长江边的宿舍船上休息。

第二天,大家到第二处500多米高的宝塔山埋设测量标志杆。宝塔山离长江边路程约莫有五六公里,山路弯来绕去比爬刘家山辛苦多了。考虑到谭桂志书记昨日劳累,大家没有惊动他,清晨七点就出发了。已至晌午,大家肚子开始咕咕咕叫了,这时突然发现有一人挑着担子、一人提着两瓶开水,正吃力地攀山而来。快走近了,眼尖的人说是谭桂志书记和炊事员给我们送饭来了。到了山顶,谭桂志书记说:同志们辛苦了,肚子饿了吧,快来吃包子。原来谭桂志书记在宿舍船上并没有休息,而是帮炊事员做饭,大家吃着热气腾腾的包子,激动不已。

图片19.png

谭桂志(右三)在参加隔河岩水库大坝截流勘测时的合影

清正廉洁的楷模

20世纪六十年代国家粮食供应出现严重困难。谭桂志书记积极响应号召,到湖北运粮湖农场担任党委书记和场长。六十年代的运粮湖农场基础条件差,生活环境恶劣,谭桂志书记到了农场,带着农垦一代人,拓荒种粮,用智慧和汗水打造着全国商品粮基地。

在工作中,谭桂志书记严于律己,清正廉洁。有一天,山东老家农村的侄儿专程到湖北来看望他,请求伯伯利用在农场当领导的便利帮他解决城镇户口。谭桂志书记耐心做侄儿思想工作,劝他安心务农,不要搞特殊化。谭桂志书记坚持原则、不谋私利的先进事迹,后来被刊登在国家一家期刊上。

谭桂志书记不贪图享受,勤俭为公。有一次到重庆出差,单位安排他到宾馆住宿,但他坚持住在宿舍船上,与职工们同吃、同住、同劳动。

关爱职工的暖心人

荆江水文总站炊事员余华山老人一生无儿无女。一九八七年秋天病逝后,后事无人料理,谭桂志书记牵头安排治丧。余华山老人的遗体躺在床上,谭桂志书记竟亲自抱着遗体上灵车。谭桂志书记心中装着职工,但就是没有他自己。2006年秋,老书记临终前,嘱咐子女不要向组织提任何要求,不发讣告,不开追悼会,丧事一切从简,甚至连同居一栋楼职工都不知道。

我们的好书记就这么悄悄地走了。他一生坚持初心使命,艰苦奋斗,谦虚谨慎,关爱职工,永葆共产党员本色,他用自己的模范行为,教育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这种精神汇聚成一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永远激励我们砥砺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