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谈水文】学思而行 行则将至

来源:宜都分局 时间:2023-08-18 作者:覃澳丽 责任编辑:刘启松

时光荏苒光阴如梭,转眼间入职一年将近,在各位领导和同事的指导与帮助下,我的水文相关工作及生产技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水文二字也有了更加深入、全面而准确的理解。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古往今来,人类社会傍水而居,生生不息。从大禹治水到都江堰,从京杭大运河到三峡工程,治水史无疑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中浓墨重彩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将治水作为保障国家民生和福祉的重要战略构成,毛泽东指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这一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治水方针,治水的脚步从未停歇。

治水利水非一日之功,任何决策部署的落实都离不开基础数据的获取与分析,宜都分局立足本职工作,围绕降水量、水位、流量、泥沙、蒸发、水质、水温等各项水文要素的测、算、整、报工作展开,为流域上下游联合调度、水资源管理和保障、水利工程建设综合评估提供有效的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分局的工作繁复而枯燥,初期任务规划不明确,多看多记是主要的阶段特征。通过仔细研读水文测验任务书、水文资料整编规范、水文测量规范等相关条例,其明确的指向性和实用性很好地缓解了理论教育和实际运用的差异所造成的割裂感。纸上得来终觉浅,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在分局各位领导、师父和同事的悉心指导下,通过适时加量的外业测验,促进理论和实践的有机融合,除了测验知识点的教授外,主动性的多思多悟成为了新的代名词,这一阶段不仅促进了我的快速进步,更让我对水文人的坚守,对水文事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除了纵向到底的基础本职工作,横向到边的任务也同样不容忽视,当一天和尚决不能只撞一天钟,在宜都分局,除成果质量这一生命红线外,“创新”二字被反复提及。在新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对水旱灾害防御的安全性及良好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需求日益增长,对水文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推进水文现代化建设成为了新的目标,无论是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的完善还是国家水网重大工程的实施,亦或是相匹配的国家水文站网建设和立足于自动化信息化的智慧水利建设,都需要有实时动态水文信息作为基础支撑,水文现代化已成为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先行性工作,宜都分局积极响应,率先构建自动化无人测站,坚持创新驱动,并以此激励每一名分局职工。作为分局创新工作室的一员,在系统梳理和研读相关材料后我深感发展才是硬道理,创新才是第一要义,基层工作只要敢想敢干,顺势而为,用理论指导实践并用实践指导方法才能创造更崇高的人生价值。

这一年里,落在水尺上的夕阳余晖、满载歌声的巡测之路、风浪交加的江上测船令人难以忘怀,手忙脚乱的数据校核、唇枪舌战的整编经历、收获颇丰的理论培训同样点缀其中,忘不掉拜师茶中承载的满腔情谊,也逐渐更能理解肩上的责任与青年人的担当。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我定虚心学习,锐意进取,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以充足的使命感投身到水文事业建设中去,不负嘱托,不负期望,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水文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