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轶事

来源:离退休 时间:2017-09-19 作者:离退休

(游吉甫)我50年代参加水文工作,直到1998年退休,在水文战线工作了44年。其中七成时间是在基层水文测站,先后在洞庭湖工程处三峡工程水文站、汉口水文总站、沙市水文总站、重庆水文总站所属十余个水文站工作。了解大江、湖区、平原、山区等水文站的生活工作情况,熟悉测站各项设备和工作环节。也比较了解我们长江水文人初创困难时期艰苦奋斗历程和优良传统作风。更深深感到我们水文人是能吃大苦、耐大劳、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无名英雄。他们的艰辛付出值得我们回忆和点赞。

一、水文大办农业

1959~1961年是我国经济极端困难时期,对水文工作的冲击也是很大。当时水文站人员每月只有24斤粮食定量,而且还要搭配一半的杂粮(如高梁、蚕豆等)。而外业工作劳动强度大,根本吃不饱。当时水文战线刮起了一股下马风,有的测站撤消,有的项目停测,测站人员大量减少,也有少数人员辞职回家,或跳槽到其他单位,思想比较波动。长江委林一山主任,考虑水文是项基础工作,资料要连续,工作停不得,更不能把队伍解散。为了保留水文基本队伍,号召大办农业。抽调部分骨干和技术人员去办农业,当时长委水文局就在洪湖开办了一个农业基地,开荒种地渡难关。在有条件的水文测站也号召因地制宜开荒种地,边搞水文、边种地。我当时在藕池口水文站工作(据考证,该站是个老站,从1926年就有水文记载。解放后也是恢复最早的水文站。)该站周围荒地较多,60年代还有许多洲滩没有开发,我们利用在站工作的当地划工,教会大家耕田、开荒种粮食。把荒地开垦后采取广种薄收的方式,散播高梁,点种玉米、蚕豆。开荒第一年就获得了可喜的丰收,收获了二千多斤高粱和一千多斤的玉米、蚕豆。补充了定量不足,大家尝到了边搞水文、边搞农副业的甜头。为了扩大成果,测站管理区还抽调了其他水文站人员集中藕池,扩大种植面积。我们还在藕池镇对河口的南口找了一块十多亩的荒地,经过大家艰苦的劳动,终于把这块干地改成了水田,种上了水稻。第二年,还收获了三千多斤稻谷,受到了上级的表扬。

大办农业对我们水文职工确实是个很好的锻炼。大多水文职工过去未搞过农副业,不会耕地、耙地、播种、车水、插秧、种菜、养猪,这些农活都是在办农副业实践中学会的。在开荒割草和收割蚕豆时,要将草料和蚕豆打梱挑运回家,当时没有绳子可捆,大家束手无策,一筹莫展不知怎么办?船员老张同志告诉我们,绳子就在地下,要靠你们想办法。在老张同志启发示范下,大家终于学会了就地取材,将地上的杂草割下,把草扭成草绳,就把蚕豆桔杆梱好挑运回家了。

二、报喜讯

藕池口水文站设在石首县,有管家铺和康家岗两个断面,职工住在断面附近简易站房里,家属住在公安县藕池镇上,两地相距6里地,职工回家还要过安乡河,隔河渡水很不方便。50年代通讯条件又差,家属和站上职工联系,要跑到镇上邮局去打电话,人多了,还要排队等候。1962年住在镇上的李站长爱人要临产了,因汛期工作忙站长没能回家照顾,其他家属也因外出砍柴谋生,未住在一起。他爱人在临产时,来不及去请医生,小孩生下来后,她自己把脐带剪下,封好后,又亲自走了一里多路到邮局去向站长报喜。站长得到喜讯后,才急忙买了一些鸡蛋等营养品赶回了家。

三、家属加工厂

60年代的水文职工工资大多30~40多元,最大的一笔津贴就是每月有10.5元外勤费,生活十分清贫。藕池小西门住了六户家属。其中只有一户在当地镇上从事手工业,有点微薄收入,其余五户均无任何收入。她们拖儿带女生活十分艰难。为了贴补生活不足,她们参加了当地麻纺厂手工纺麻线,而且可以把麻带回家加工,纺成麻线后送到厂里按计件领取报酬。五户家属都参加纺麻,17.5平米的公用堂屋就成麻线加工厂。每户购了一台脚踏纺麻机,家属从不熟练到熟练,效率不断提高。为了增加收入,采取人休息,纺麻机不休息,小孩也学会了操作,放学回家也参加纺麻。由于增加了收入,各家生活有所改善。

四、热闹的厨房

60年代住房十分紧张。每户水文职工只有一间房子,大间不过20多平米,小间十余平米,一家4~6人才可分到大间。堂屋是公用的,每户4平米左右,作纺麻加工。厨房也是公用的,一栋住四户家属,只有12平米公用厨房,四个炉灶摆在里面,一个靠一个十分拥挤。有的烧煤,有的烧柴火,做起饭来真是热闹得很。

职工下班回家,为了赶急也去厨房帮忙,有时把邻居准备的菜也弄熟了,发现后,大家只觉得好笑,说不要紧,我再去菜园里摘就是了。在那样清贫艰苦的年代,职工和家属没有因为生活中的误会磕磕碰碰发生过争吵,大家像一家人和睦相处,互相帮助,真是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