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抗洪回忆点滴(2)

来源:荆江晚晴 时间:2018-09-18 作者:夏良谦 责任编辑:夏良谦

在98大洪水面前,监利水文站全体职工发扬不怕吃苦连续作战的精神,日夜抢测洪峰、沙峰。那时监利站的测船是120马力的水文117轮,每天往返上游6公里的姚圻脑断面测流取沙。高洪期间监利河段多次封航,每次封航后江面上唯有水文117轮勇闯激流。

测验方法是传统的流速仪多线多点,由于高洪流速大,117轮显得力不从心,每次测验都要四、五个小时,精测法则需要八、九个小时,测一次流大家都累得疲惫不堪。监利距离洞庭湖出口城陵矶仅80公里,洞庭湖水对监利顶托非常明显。当时用线套曲线法控制流量的监利站,只有靠增加测次来掌握流量变化。6至8月每月测流超过20次,8月份测流27次。

98抗洪期间,监利站职工除了应对一次接一次的洪峰外,还需许多精力应对站房被洪水所淹带来的种种困难。监利站位于监利县城南端荆江大堤外滩,站院内当时地面高程仅35.80米(现在的地面是98洪水后填高的)。第6次洪峰水位38.31米时,院内水深达2.5米。监利站成了实实在在的受灾单位。

在水灾和困难面前,监利站职工没有退缩,没有怨天尤人,全体职工齐心合力,努力克服水灾带来的种种不利因素,一如既往坚持防洪测报。

这是当时我在《长江委通讯》上刊登的监利站站房被淹后,职工们坚持测报的一组照片:

左上图:洪水淹至一楼窗台,两位女职工站在水中用轮胎扎筏子。

监利站办公楼距离大堤有40多米,淹水后办公楼四面环水。淹死的动物尸体、化粪池的粪便污垢等漂浮在水面上,奇臭难忍。为使职工上班进出时避免涉水引发疾病,站上用废旧卡车轮胎,充上气后把4只轮胎绑在一起,放上跳板,扎成一只筏子,解决了进出站的问题。

右上图:泥沙室淹水一米多,女职工在水中转移泥沙分析用品。

泥沙室在一楼,刚开始水位不深时,大家把烘箱垫高,把烘杯、干燥器、天平等摆在水样处理台上,勉强坚持分析处理泥沙。随着水位的上涨,无法在一楼分析处理泥沙了,只得把烘箱等搬至二楼坚持工作。

左下图:测验归来,那时监利站没有码头,测轮停靠在装卸码头。

每次出测,先将水样桶用渡运到堤上,职工们再挑着水样桶走500余米到测轮上。测验完后,再将水样挑到站前的堤边,再渡运到二楼办公室。从图中可看出从小船上可直接将水样递上二楼。

右下图:用筏子渡运生活用水。

洪水淹至大堤坡脚后,出于防汛需要,自来水公司把堤外单位的供水全部切断,这可苦了职工家属。每天要到堤内水利局去接水,挑到站房堤边,然后用筏子渡运进来。办公室值班的同志早晨上班前必须去水利局接两桶水到办公室,否则连水也喝上不。

监利站院淹水期间还有一件难事就是上厕所。公用厕所在一楼,淹水后自然就没法用了。家属楼上的厕所虽勉强可用,但由于淹水,化粪池盖早已被冲开,加上断水,全站职工和家属只能乘筏子摆渡去堤内水利局的厕所。职工们曾笑谈:想方便实在不方便。

98抗洪期间,监利水文站的职工和家属在这样的环境里坚持了70余天。在这70多天里,全站职工团结一心群策群力,迎战一次接一次的洪峰,报出数万份水情,克服淹水后带来的各种困难;没有休息,没有懈怠,没有怨言,没有叫苦叫累,每天精神抖擞地工作在各自岗位上。

9月12日,洪水退出站院后,全站职工又投入到紧张的灾后恢复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