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安全生产是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须臾不可放松。在第 24 个全国 “安全生产月” 期间,荆江局推出 “一把手谈安全” 专题活动,特邀外业生产单位负责人围绕安全生产畅谈心得体会、分享实践经验。通过搭建交流平台,推动全局职工安全意识与应急能力双提升,以更坚实的安全防线护航荆江水文事业稳健前行。本期推出第一篇,河道勘测中心主任刘杰的《落实安全责任 护航河道勘测》。
很荣幸能在本次“一把手”谈安全生产活动中,分享河道勘测中心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实践与思考。安全生产关乎民生福祉,关乎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安全生产工作落地见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命重于泰山”,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始终将安全生产置于首要位置,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决摒弃以牺牲安全为代价换取发展的错误观念。对于河道勘测中心而言,安全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我们长期承担野外河道测绘任务,作业范围广、环境复杂,面临地形险峻、天气多变、水上作业风险高等多重挑战。从水上作业到陆地勘测,每一个环节都潜藏着安全隐患。唯有将安全发展理念贯穿于勘测全流程,才能筑牢职工生命安全的防线,为河道勘测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发展是第一要务,但绝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我们必须统筹发展和安全,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一方面,要高效推进河道勘测项目,提升数据采集的精准度和时效性,为水利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另一方面,要强化安全管理,加大安全投入,完善安全保障体系。例如,在项目规划阶段,我们需科学评估安全风险,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和任务强度,杜绝因赶工期而忽视安全;在设备管理方面,我们优先选用安全性能可靠的设备,合理合规操作,并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运行安全可靠。
“三管三必须”原则(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遵循。作为河道勘测中心负责人,我深知肩上责任重大。在中心内部,我们建立了覆盖全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从中心负责人到一线职工,层层压实安全责任,确保责任链条无缝衔接。同时,我们常态化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升职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使每一位职工都清楚自己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真正做到人人有责、人人负责。此外,我们还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检查,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
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风险查找、研判、预警、防范、处置、责任机制)是提高水利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关键抓手。为推动“六项机制”在中心落地,我们因地施策采取了以下举措:一是加强风险查找。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野外河道测绘项目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识别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如溺水、触电、山体滑坡、交通事故等,并建立风险清单。二是强化风险研判。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分析研判,评估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确定风险等级,为制定防范措施提供依据。三是及时发布风险预警。通过短信、微信、安全警示标识等多种方式,及时向职工发布风险预警信息,提醒职工注意防范。四是落实风险防范措施。根据风险研判结果,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如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制定应急预案等,并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五是高效处置风险。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的处置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六是严格落实风险责任。明确每一个风险点的管控责任人和责任部门,对因工作不力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尽管我们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不足。例如:部分职工安全意识有待加强,安全培训实效性需提升;安全管理制度执行存在薄弱环节;安全风险管控信息化水平不足,实时监测和预警能力有待提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也想到了一些改进措施:一是创新安全培训方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推动安全意识入脑入心;二是强化制度执行监督,对违规行为“零容忍”,维护制度权威性;三是加大安全投入,推进安全风险管控信息化建设,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安全风险的实时监测、分析和预警,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安全生产永远在路上,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深化落实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持续强化安全管理,压实安全责任,提升安全保障能力,为水文荆江局河道勘测事业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为水文事业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