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安全生产是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须臾不可放松。在第 24 个全国 “安全生产月” 期间,荆江局推出 “一把手谈安全” 专题活动,特邀外业生产单位负责人围绕安全生产畅谈心得体会、分享实践经验。通过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全局职工安全意识与应急能力双提升,以更坚实的安全防线护航荆江水文事业稳健前行。本期推出第三篇,荆南分局孙明元局长的《筑牢安全生产思想根基,保障荆南分局各项工作行稳致远》。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对荆南分局来讲,安全是各项工作开展的前提,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在第24个全国“安全生产月”,我结合工作实际浅谈几点关于分局安全生产工作的认识。
一、正确认识安全生产工作
(一)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抓牢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最大的讲政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作出一系列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他强调,务必把安全生产摆在重要位置,树牢安全发展理念,绝不能只重发展不顾安全,更不能将其视作无关痛痒的事,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为我们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根据遵循。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高度的政治自觉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紧紧构建安全生产防线。
(二)以强烈的使命担当抓好安全生产
作为分局的主要负责人,保证分局和谐有序、安全稳定是我的义不容辞的使命和担当。2025年4月29日12时25分,辽宁辽阳市白塔区三里庄回迁楼附近一饭店发生火灾,造成20余人死亡、多人受伤。2025年5月4日16时40分许,贵州毕节市黔西市新仁乡化屋村百里画廊景区发生游船倾覆事故,造成9人死亡、1人失联。这些惨痛的教训时刻提醒我们,要时时把安全生产放在心上,切忌麻痹大意。此外,要持续推广“人人都是安全第一责任人”理念,将安全生产与职工利益之间的关系讲清说透,促使部门职工从被动遵守规章(“要我安全”)转向主动防范风险(“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筑牢思想防线。
(三)以务实的工作态度推进安全生产
荆南分局点多面广,有办公楼、水文站房9处,水文缆道6座,H-ADCP平台6处,巡测车3台,测站还有不少临聘人员,加上分局所有站点采用巡测化管理,给安全生产管理带来了极大难度。分局结合“查找身边隐患”年度主题,建立全员参与机制。近些年,荆南分局人员新老更替,青年职工逐渐成为分局业务生产的主力军,但他们普遍存在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安全生产知识储备不足、重业务轻安全等现实问题。对此,荆南分局以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六项机制”为抓手,以多种方式持续提升青年职工安全生产素养,推动安全生产工作持续稳定向好。
二、全面落实风险分级管控“六项机制”
强化风险分级管控。荆南分局8处水文站、10处水位站遍布荆州区、松滋市、石首市、公安县,因各站的定位功能不同,测站设施设备及现场管理能力也不相同。荆南分局梳理的一般危险源多达183项,无重大危险源。面对如此之多的危险源,仅凭分局安全员、分局几个干部的管理力量肯定是不够的,对此,分局压实“三管三必须”责任,制定了“部门负责人负总责,片区负责人管片区,外业组长管现场,测站负责人管测站,安全员参与指导”的工作模式,强调管生产就要管安全,把安全生产责任具体落实到人,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具体思路。
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的具体行动还是要落实到隐患排查治理上,上半年,分局结合汛前准备工作,对隐患排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逐一整改。
弥陀寺站左岸滩地上树木影响水文缆道安全运行的问题一直是弥陀寺站安全生产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年初,分局通过与埠河镇政府和当地村委会反复沟通,最终顺利解决。沙道观站水文缆道两处拉索地锚在当地农户的菜地中,地锚的保护措施与村民利益有冲突,分局经过多次沟通解释,终于取得了当地村民的理解与支持,对地锚周边进行了硬化。受限于测站所在地的电力、通信网络状况,之前分局测站监控系统运行差强人意,年初分局对所有测站的监控系统进行了统一维护,目前所有已经安装的监控已经全部正常工作。分局各站跨堤主索、H-ADPC平台悬挂的警示标志不足,分局高度重视,在发现问题后迅速制作并悬挂了安全警示标志。另外,分局在发现隐患后迅速处置了水文站房无逃生指示标志,办公区域消防箱防毒面具过期等问题。
三、持续提升分局职工安全生产素养
对青年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是分局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要通过多种方式持续加强。
一是开展应急演练。应急演练是培养职工安全生产意识,提升应急能力的有效载体。荆南分局6座水文缆道是业务生产过程中安全风险较高的特种设备,水文缆道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是对分局职工的基本要求,也是分局安全培训的重中之重。分局针对青年职工较多,特别是新进职工,开展了水文缆道消防、水文缆道主索断裂和缆道系统停电等专项应急演练。
二是强化教育培训。分局干部本着对安全生产时时放心不下的态度,练就了一张时刻提醒的“婆婆嘴”,在专横向项目开展前做好安全培训、安全交底,建立新员工“师带徒”安全传承制度,苦口婆心开展安全教育,让职工牢固树立安全意识。
三是抓住“关键少数”。建立班组长“零违章保零事故”管理法,加强对外业组长安全生产意识和能力培养,做到外业生产安全兜底。
分局还结合安全生产月、“荆南讲堂”等活动开展一系列教育培训,对于安全生产培训内容,分局尽量将内容归纳、总结、精炼,帮助职工记忆掌握,比如:“六项机制”浓缩为“查、研、预、防、处、责”、“三知两会”浓缩为“危、管、急,会使宣”。
四、持续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安全生产工作千头万绪,要在管理上推陈出新,持续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一是落实“一岗双责”机制。分局积极落实领导干部现场带班和“一岗双责”制度,建立起部门负责人负总责,片区负责人分管片区内各站的安全生产,外业组长负责各站内安全生产的三级安全责任体制。
二是落实监督考核机制。分局将安全隐患排查纳入绩效考核,对于安全隐患整改不到位,责任心缺失的情况与工作业绩、工作质量直接挂钩,并在绩效分配时予以考虑。
三是推进科技强安机制。分局积极推广智能监控、物联网等技防手段,把人员从繁重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解放出来。分局所有测站的摄像头已全部接入安防系统,可以在手机上实时查看;下辖的新江口、弥陀寺站在线测沙平台浮标船安装了GPS定位跟踪器,可以设置电子围栏,超出围栏范围可以自动报警,防止浮标船地锚失效,顺流漂移,碍航或者丢失。
安全生产永远在路上。我们要始终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以对人民群众极端负责的精神,以更务实的作风、更严密的措施、更有力的行动抓好安全生产,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断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保持安全生产稳定态势,为荆江水文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