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JAVASCRIPT" CODEPAGE="936"%>
质量简报
2010年7~9月   第 3 期   总第 15 期    长江委荆江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主   办 
壹:水文测验
一、水文站(队)上半年完成水文测验测次统计
| 测站名称 | 流量 | 输沙 | 单沙 | 悬颗 | 床沙 | 沙推 | 卵推 | 水尺 校测 | 三等水准测量 | 大断面测量 | 流 向 | 流速仪比测 | 仪器测具检校 | 
| 枝城站 | 48 | 58 | 224 | 41 | 35 | 35 | 35 | 14 | 8 | 2 | 1 | 1 | 25 | 
| 沙市站 | 42 | 42 | 144 | 28 | 27 | 9 | 26 | 13 | 9 | 2 |  |  | 21 | 
| 监利站 | 62 | 106 |  | 35 | 33 | 18 | 28 | 23 | 8 | 2 |  |  | 23 | 
| 高坝洲站 | 46 |  |  |  |  |  |  | 5 | 4 | 1 | 3 | 4 | 8 | 
| 四口勘测队 | 187 | 247 | 90 | 103 | 48 |  |  | 57 | 23 | 10 | 15 | 11 | 20 | 
| 合计 | 385 | 453 | 458 | 207 | 143 | 62 | 89 | 112 | 52 | 17 | 19 | 16 | 97 | 
二、质量评价
2010年上半年水文测验成果质量自评为优等,其产品合格率100%,优良率100%。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㈠ 枝城站
1、测站质检:原始资料计算、整理、校核等力度不够,存在影响成果质量的细节或问题。
2、局级质检:未质检
㈡ 沙市站
1、测站质检:原始资料计算、整理、校核出现小问题。
2、局级质检:
(1)缺2009年输沙杯号321-404号烘杯重(
(2)2010年杯重本制表时间为
(3)降水固存
(4)输沙Qs47结束水位错,原
㈢ 监利站
1、测站质检:原始资料计算、整理、校核出现小问题。
2、局级质检:未质检
㈣ 四口勘测队
1、测站质检
原始资料计算、整理、校核出现小问题。
2、局级质检
(1)新江口站
A、第1次水尺校测成果整理,P12测前应用高程0应为34.535。
B、第4次水尺校测止时间日期02日错为022,整理部分P4应用高程测后高程41.99错为41.98。
C、
D、
E、第3次流向第4页编号2、3角度掉“-”号,第2线平行分量错为0.270,平行分量综合68.6错为68.9,第1页流向偏角0°59′错为1°01′,第6页起点距35.0垂线水深3.83错为3.82,水边河底高程42.86错为42.85,影响到下面的河底高程。记得补填水位流量关系线上查图流量。
F、第2次大断面左岸整理成果桩4计算起点距6.39错为6.40。
G、横式采样器为1000cc,而
H、第18、19次精测法精简分析常测法沙计算表多了起点距150m、260m取样垂线。
(2)沙道观站
A、第2次水尺校测往测P11、P12尺位搞反,高程错,整理成果P11相同整米数未省略。
B、第3次水尺校测成果整理P9往测高程36.954错为36.955。
C、第3次流量起点距115相对水深0.5错为0.0。
D、第2次大断面水面传递法施测应标明水边。实测大断面成果第2次附注应删除。
E、第3次流向测速记载表第2页起点距95.0m垂线水深0.29错为0.49,第5页施测开始时间09时00分错为09时45分。流向资料记得补填水位流量关系线上流量。
F、D.3积时式采样器检查登记表进口流速系数K未检查。
G、第3次输沙第2、3线取历时错。
(3)弥陀寺站
A、第二次水尺校测表头仪器牌号错,原“WIL”应为“WILD”。
B、水尺校测表头仪器牌号不统一,分别为“WILD-NA28-741235”和“WILD NA 
C、第二次大断面测量水下部分签名不全。
D、第二次大断面水下部分整理第二线河底高程错,原
E、Q11统计栏改正不彻底。
(4)藕池(管)站;
A、检查表D.4床沙采样器检查表头站名(管)掉括号,检查内容未填。
B、第1次大断面左岸整理部分相同整米数未省略。
C、第8次流含测验计算表开始水位35.03错为35.04,结束水位
D、35.05错为35.04,不影响平均水位。
E、第15次流量右水边错为104。
F、6月份流含测验封面空隔不应“″”,站长未签名。
G、第3次流向流速分布图第10个浮标位置点错。
(5)藕池(康三)站
A、
B、07月份水位原始观测记载簿月份07擦改。
C、第2次大断面测量全站仪器X、Y数据取位不一致。起点距计算公式有误。大断面成果第二次附注删除。
D、悬移质输沙率测验记载表第1次、第5次计算公式系数用错,取样历时错。不足100m的起点距应取一位小数。水样容积单位统一为cm3,注意3为上标。
E、少数资料手续不全。
㈤ 高坝洲站
1、测站自检:
蒸发9月7日误差-1.1mm,雨量50.4mm,受暴雨影响明显。  
2、局级质检:未质检
四、改进措施及建议
㈠ 枝城站
1、有针对性地加强职工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2、加强属站人员的业务培训。
㈡ 沙市站
加强属站仪器设备的监管。
㈢ 监利站
积极和泥沙室沟通,完善程序,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的职业技能。
㈣ 四口勘测队
1、加强业务技能培训,主要针对仪器设备的检校和水准测量的规范操作等;
2、工作中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且有必要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3、要经常对照任务书等技术文件梳理日常工作,及时完成各项生产任务;
4、加强业务技能学习和培训。
㈤高坝洲站
加强仪器设备的监管。
贰:测绘
一、测绘工作主要完成情况
1、完成荆州长江公路大桥桥墩1:500水下地形测量、岳宜高速公路(石首至松滋段)荆江三口五河桥位地形测量及水文测验;
2、荆州港松滋车阳河综合码头1:1000航道测量、沙市盐卡码头(三期)1:1000航道地形测量、武汉新港三江港区及临港工业园区建设项目地形测量与水文测验、中石油武汉南油库配套码头工程地形测量与水文测验;
3、下荆江河势控制工程(湖北段) 剩余工程2011年汛前施工设计地形测量;
4、完成2010年长江三峡工程坝下游芦家河浅滩演变观测2010-2测次的水文测验工作;
5、2010年长江荆江河段基本控制补充测量等。
二、质量评定
除2010年长江三峡工程坝下游芦家河浅滩演变观测2010-2测次水文测验资料待审外,其余8个小项目都进行审查验收并提交甲方使用。各项目质量等级评定均在良等以上。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部分项目因作业时间较为仓促,外业操作有不规范之处;内业资料整理时,作业组、队级对成果资料检查力度不够,或没有完全进行合理性检查,存在影响成果质量相关问题,如岳宜高速公路(石首至松滋段)荆江三口五河桥位地形测量及水文测验项目中的水位计算及部分项目的水位接测不合理等。
四、改进措施及建议
生产单位应严格按照专业技术设计书及相关规范要求,切实加强队级质量过程检查与资料的合理性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以便达到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叁:水环境监测
一、 水环境监测工作完成情况
1、水环境监测2010年7~9月完成工作量统计
| 项目名称 | 断面数 | 样品总数 | 检测参数(项) | 成果报告(篇) | 等级 | 说明 | 
| 常规生产监测 | 8×3 | 147 | 26 | 24 | 优 | 
 | 
2、本季度共完成了8个常规水质监测断面(包括1个省界断面)3个测次的任务;
3、8月份派员参加了水文局举办的流动注射分析仪培训班,相关学员均通过理论和实践考核。
4、8月底,为加强水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进一步提高水环境监测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中心领导和技术人员参加了部水文局组织的水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培训班。
5、9月份派员参加了水文局水质信息共享系统软件更新和数据传输软件安装和配置等学习,并立即对荆江局水质服务器进行了相关更新和配置,目前服务器运行正常。
二、 质量评价
严格按《生产任务书》、质量管理体系及标准规范开展检测工作,全面施行内部质控措施,样品数量及监测项目质控率平均分别达到11.6%及96%,符合质控要求。质控方式采用了平行样、加标样以及盲样考核。全部质控合格、监测成果可靠,各项监测成果质量均达优等。
三、 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水质信息共享系统运行良好,但还未录入历史水质监测资料,其中一些水质监测站点基本信息还不全,需要向上级部门请示和沟通。
四、 改进措施及建议
水质测站基本信息不全问题属全江共同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主管部门作出指示。就水质分析中心来说,对于信息不全的站点,先录入其它已获取信息和水质监测数据,尽量把能做的工作做全面。
肆:泥沙分析
一、上半年完成基本生产泥沙分析点数统计情况
| 测站名称 | 单沙 | 输 沙 | 悬 沙 | 床 沙 | 沙 推 | 分流分沙 | 临底输沙 | ||
| 悬沙 | 床沙 | 输沙 | 床沙 | ||||||
| 枝 
  城 |  |  | 230 | 396 | 215 |  |  |  |  | 
| 沙 
  市 | 905 | 727 | 225 | 272 | 290 |  |  | 77 | 11 | 
| 监 
  利 |  |  | 215 | 340 | 145 | 96 | 53 | 63 | 9 | 
| 新江口 | 178 |  | 89 | 63 |  |  |  |  |  | 
| 沙道观 |  |  | 20 | 30 |  |  |  |  |  | 
| 弥陀寺 |  |  | 88 | 90 |  |  |  |  |  | 
| 藕池(康) |  |  | 17 | 17 |  |  |  |  |  | 
| 藕池(管) |  |  | 15 | 63 |  |  |  |  |  | 
| 河道队 |  |  | 198 | 1627 |  |  |  |  |  | 
二、质量评价
按《水文测验任务书》、质量管理体系及相关标准规范开展工作,实行内部质量控制措施,成果质量均达优等。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音波筛分仪部分部件老化,天平经常出现问题维修,影响了工作进度。
2、马尔文激光粒度仪数据和南方片2.0程序读取数据之间存在误差,有时出现最大粒径大于最大粒径组的问题。
3、河道悬移质计算软件,在回流流速为负数时无法计算。
四、整改措施及建议
1、音波筛老化部件已经更换,日常维护有序进行,经常出现问题的天平已更换(备用天平还是老天平)。
2、河道悬移质计算软件等待修改中。南方片程序数据进位问题,已经反映到上级相关部门,等待最后解决。
伍、科研分析
一、科研分析完成工作情况
1、承担了《三峡工程坝下游河段分析(芦家河河段浅滩观测)》的编写工作;
2、完成了《荆州港涉外旅游码头防洪评价报告》、《荆州港盐卡三期码头防洪评价报告》、《宜都港石鼓码头防洪评价报告》和《荆州港松滋港区综合码头防洪评价报告》的编写工作并通过评审,质量良好;
3、完成《枝江船舶工业园防洪评价报告》的编写工作并已组织内部评审,近期将组织参加评审。
二、科研分析质量评价
《荆州港涉外旅游码头防洪评价报告》、《荆州港盐卡三期码头防洪评价报告》、《宜都港石鼓码头防洪评价报告》和《荆州港松滋港区综合码头防洪评价报告》的编写工作并通过评审,质量良好。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科研室前期负责编写的防洪评价报告基本为第三季度通过评审。报告编写中仍存在对资料的运用不够细致科学、编写后的文字编辑不够细心严谨等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将针对性的予以改进。
四、改进措施及建议
在工作中严格贯彻质量管理体系,规范报告编写流程,提高提交报告的质量。
陆:水情自动报汛
一、网信中心第三季度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 站 号 | 站 名 | 发报 总数 | 更 正 报份数 | 错报率% | 
| 61501800 | 藕池(康) | 476 | 1 | 0.21 | 
| 60107400 | 枝城 | 920 | 13 | 1.41 | 
| 60108300 | 沙市 | 918 | 3 | 0.33 | 
| 60108900 | 郝穴 | 824 | 0 | 0 | 
| 60110500 | 监利 | 864 | 5 | 0.58 | 
| 61004000 | 长阳 | 835 | 1 | 0.12 | 
| 61500300 | 新江口 | 856 | 9 | 1.05 | 
| 61502200 | 藕池(管) | 862 | 4 | 0.46 | 
| 60107350 | 宜都 | 824 | 0 | 0 | 
| 60107700 | 马家店 | 823 | 0 | 0 | 
| 60108100 | 陈家湾 | 821 | 0 | 0 | 
| 60109100 | 新厂 | 821 | 0 | 0 | 
| 60109400 | 石首 | 821 | 0 | 0 | 
| 60110100 | 调弦口 | 830 | 3 | 0.36 | 
| 60110900 | 广兴洲 | 821 | 0 | 0 | 
| 61004810 | 高坝洲 | 842 | 2 | 0.24 | 
| 61501200 | 沙道观 | 857 | 8 | 0.93 | 
| 61501500 | 弥陀寺 | 873 | 3 | 0.34 | 
| 61501600 | 黄山头(闸上) | 873 | 0 | 0 | 
| 61501601 | 黄山头(闸下) | 831 | 0 | 0 | 
| 
 | 沙市分中心 | 16172 | 52 | 0.32 | 
二、自动报汛质量评价
网信中心第三季度报汛质量稳定,发报总数为16172份,更正报为52份,正确率为99.68%。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我局多个报汛点实现单值化流量报汛后,报讯点流量数据需要根据上下游报讯点相关关系推算而得,而某些站水位不能及时到达,出现其他几个站报讯时只有水位没有流量的情况。
    2、网信中心汛期任务繁重对测站设备巡视不够,设备出现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置。
四、改进措施及建议
1、中心站报汛人员应在工作中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加深单值化报讯理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希望今后要对重点站设备重点维护,加强巡视,防患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