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JAVASCRIPT" CODEPAGE="936"%>
荆江局2011年第一季度质量简报
壹:水文测验
一、2011年1~3月水文站(队)完成水文测验测次统计
| 测站名称 | 流量 | 输沙 | 单沙 | 悬颗 | 床沙 | 沙推 | 卵推 | 水尺 校测 | 三等水准测量 | 大断面测量 | 流向 | 流速仪比测 | 仪器 检校 | 
| 宜都勘测队 | 10 | 5 | 19 | 3 | 3 | 3 | 3 | 17 | 12 | 3 |  | 1 | 29 | 
| 沙市站 | 4 | 4 |  | 3 | 3 | 3 | 3 | 4 | 3 | 1 |  | 1 | 9 | 
| 监利站 | 8 | 8 |  | 3 | 3 | 3 | 3 | 8 | 4 | 1 |  | 1 | 11 | 
| 四口勘测队 | 7 |  |  |  |  |  |  | 21 | 14 | 5 |  | 6 | 18 | 
| 合计 | 29 | 17 | 19 | 9 | 9 | 9 | 9 | 50 | 33 | 10 |  | 9 | 67 | 
二、水文测验质量评价
2011年1~3月水文测验成果质量检查严格按长江委水文局质量管理体系和荆江局有关技术标准执行,总体质量评定为优等。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使用PDA电子记录三、四等水准还不是很熟练;
2、仪器检查登记表填写不齐全;
3、资料整理不及时;
4、有些职工对技术规范掌握不够扎实,细节问题处理不够。
四、改进措施及建议
1、各水文站队要有针对性地对职工进行业务技能培训;
2、内外业测验人员要及时整理、校核各项水文测验资料。
贰:测绘
一、2011年1~3月测绘工作完成情况
1、2010年长江三峡工程杨家脑以下河段杨家脑至湖口河段(杨家脑~城陵矶)固定断面观测、芦家河浅滩河道演变观测松滋河1:5000水道地形测量、监利河道演变观测等项目陆上地形测量;
2、2011年石首大桥地形测量与水文测验2011-1测次;
3、清江水布垭水库及坝下水温观测2011-1、2011-2测次;
4、2010年长江三峡工程杨家脑以上河段宜枝河演(2010-1)、芦家河河道演变观测、虎牙滩至枝城固定断面观测等项目资料审查(水文局)及汇编。
二、测绘质量评定
根据外业跟踪检查及室内资料审查结果进行最终评定:
1、2010年长江三峡工程坝下游宜昌至杨家脑河段(虎牙滩~杨家脑)固定断面观测评为优等;
2、2010年长江三峡工程杨家脑以下河段杨家脑至湖口河段(杨家脑~城陵矶)固定断面观测评为优等;
3、2010年长江三峡工程坝下游芦家河浅滩河道演变观测评为优等;
4、2010年长江三峡工程杨家脑以下河段杨家脑至郝穴河段河道演变观测评为优等。
5、2010年长江三峡工程杨家脑以下河段周公堤至碾子湾河段河道演变观测评为良等。
6、2010年长江三峡工程杨家脑以下河段监利河段河道演变观测评为良等;
7、2010年长江三峡工程杨家脑以下河段调关河段河道演变观测评为优等;
8、2010年长江三峡工程坝下游宜枝(虎牙滩至枝城)河道演变观测(2010-1)评为优等;
9、2011年石首大桥地形测量与水文测验(2011-1)初评为良等。
三、测绘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提交资料及成果相关手续不全;
2、部分整理资料成果欠妥当、准确,如地形图上等高线错绘现象较多,地名等标注不全等;
3、技术文件相关内容的编写没有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如投入的人力、使用的仪器、具体达到的技术精度指标、具体作业方法等。
四、测绘改进措施及建议
切实做到外业与内业同步,资料整理、校核与资料审查、整改同步,每完成一个项目(或项目一个测次),就了结一个项目。
叁:水环境监测
一、水环境监测工作完成情况 
1、水环境监测2010年1~3月完成工作量统计:
| 项目名称 | 断面数 | 样品总数 | 检测参数(项) | 成果报告(篇) | 等级 | 说明 | 
| 常规生产监测 | 11×3 | 207 | 26 | 33 | 优 |  | 
2、完成了水质监测2011年度生产任务书的编制工作;
3、本季度共完成了11个常规水质监测断面,3个测次的任务。
从2011年开始,增加了3个水质监测断面,分别是:
① 石首——长江石首监利白鳍豚保护区;
② 高坝洲水库——清江恩施~宜都保留区;
③ 牛浪湖——湖北、湖南省界。
4、2月份,购置的荷兰SKALAR
SAN++型四通道流动注射分析仪到货,厂方工程师完成了仪器设备安装调试,并对中心分析员开展了仪器操作培训,3月份正式投入使用;
5、3月份,参加了水文局组织的“2010年度水环境监测成果资料复审验收”;
6、其它事项:①中心人员集中学习了部水文局下发的《水质监测质量管理监督检查考核评定办法》;②向水文局报送我中心“水质监测站点基本信息及水功能区监测现状”。
二、质量评价
严格按《生产任务书》、质量管理体系及有效标准、规范开展检测工作,全面施行内部质控措施,质控方式采用了平行样、密码样和全程空白样。全部质控合格、监测成果真实可靠。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增加了三个断面后,工作量明显增加,对水质取样人员的培训有待加强;
2、新仪器的投入使用对人员能力要求更高,监测人员必须加强学习,争取尽快熟练掌握操作和仪器维护;
3、部水文局下发的质量监督检查和考评办法对水质监测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心人员须加强学习,认真准备。
四、改进措施及建议
1、对监测项目进行适当调整,合理优化人力资源;
2、加强对新的水质监测分析员的业务指导,以适应工作量增长的需要;
3、针对部水文局下达的监督和考评办法,号召中心全体人员广泛开展业务能力学习,尤其是监测项目调整了的分析员,更须加练监测技能,以适应部水文局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要求,中心也将加大盲样考核频次。
肆:泥沙分析
一、2011年1~3月泥沙分析完成工作情况
| 测站名称 | 单 沙 | 输 沙 | 悬 沙 | 床 沙 | 沙 推 | 分流分沙 | 临底输沙 | ||
| 悬沙 | 床沙 | 输沙 | 床沙 | ||||||
| 枝 
  城 |  |  | 3 | 16 | 7 |  |  |  |  | 
| 沙 
  市 |  | 28 | 15 | 29 | 28 |  |  |  |  | 
| 监 
  利 |  |  | 7 | 27 | 24 |  |  |  |  | 
| 新江口 |  |  |  |  |  |  |  |  |  | 
| 沙道观 |  |  |  |  |  |  |  |  |  | 
| 弥陀寺 |  |  |  |  |  |  |  |  |  | 
| 藕池(康) |  |  |  |  |  |  |  |  |  | 
| 藕池(管) |  |  |  |  |  |  |  |  |  | 
| 河道队 |  |  | 126 |  |  |  |  |  |  | 
| 重庆坑测 |  |  |  | 126 |  |  |  |  |  | 
同时,还完成了输沙杯、分沙杯等校准1000个、试管率定15支、干燥剂检查更换6个、量筒校30个、河道队2010年12月重庆大渡口至朱沱资料整理及河道其他资料和坑测资料整理等。
二、泥沙分析质量评价
按《水文测验任务书》、质量管理体系及标准规范开展工作,实行内部质量控制措施,质量成果达优。
三、泥沙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分析人员对新仪器操作不很熟练;
2、激光仪仅有一台,在汛期来样多,时间紧的情况下,不能满足分析需求,尤其是在出现故障时,分析工作就无法进行。
四、泥沙分析整改措施
1、新仪器的操作应用要加强培训,严格操作步骤,加强过程监控;
2、激光仪现已批准添置。
伍、科研分析
一、科研分析2011年1~3月完成工作情况
1、“2010年长江三峡坝下游宜昌至湖口河段(枝城至城陵矶)冲淤及河床组成变化分析”的编制、修改;
2、“宜昌港宜都港区红花套作业区红花鑫通仓储物流中心综合码头工程防洪评价”的编制、评审、修改;
3、“宜昌港主城区古老背作业区综合码头二期工程防洪评价”的编制、评审、修改;
4、“荆州港柳林港区国电长源荆州热电有限公司码头改扩建工程防洪评价”的编制;
5、“武汉新港三江港区中石油武汉燃油库配套码头工程防洪评价”初稿已完成,等待评审。
二、科研分析质量评价
“宜昌港宜都港区红花套作业区红花鑫通仓储物流中心综合码头工程防洪评价”、“宜昌港主城区古老背作业区综合码头二期工程防洪评价”两个报告经过编写、初校、修改,现已通过评审,质量良好。另外三篇报告已完成初稿的编写、内部初校工作,正在等待评审。
三、科研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
报告编写中,存在一些口语化语言,还有些陈述数据,与列表数据不匹配现象。目前科室比较重视相互间的初校工作,文字错误大大减少。
四、科研分析改进措施及建议
加强科室内部初审工作,减少文字错误。在工作中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体系,规范报告编写流程,提高报告质量。
陆:水情自动报汛
一、网信中心2011年1~3月完成工作任务情况
| 站 号 | 站 名 | 发报总数 | 更正报份数 | 错报率% | 
| 61501800 | 藕池(康) | 369 | 0 | 0 | 
| 60107400 | 枝城 | 732 | 17 | 2.32 | 
| 60108300 | 沙市 | 2542 | 4 | 0.16 | 
| 60108900 | 郝穴 | 720 | 0 | 0 | 
| 60110500 | 监利 | 738 | 4 | 0.54 | 
| 61004000 | 长阳 | 730 | 0 | 0 | 
| 61500300 | 新江口 | 738 | 20 | 2.71 | 
| 61502200 | 藕池(管) | 729 | 3 | 0.41 | 
| 60107350 | 宜都 | 719 | 0 | 0 | 
| 60107700 | 马家店 | 720 | 0 | 0 | 
| 60108100 | 陈家湾 | 720 | 2 | 0.28 | 
| 60109100 | 新厂 | 721 | 5 | 0.69 | 
| 60109400 | 石首 | 720 | 4 | 0.56 | 
| 60110100 | 调弦口 | 729 | 5 | 0.69 | 
| 60110900 | 广兴洲 | 718 | 1 | 0.14 | 
| 61004810 | 高坝洲 | 738 | 1 | 0.14 | 
| 61501200 | 沙道观 | 729 | 1 | 0.14 | 
| 61501500 | 弥陀寺 | 743 | 4 | 0.54 | 
| 61501600 | 黄山头(闸上) | 729 | 0 | 0 | 
| 61501601 | 黄山头(闸下) | 369 | 0 | 0 | 
| 沙市分中心 | 15653 | 71 | 0.45 | |
二、自动报汛质量评价
网信中心2011年第一季度发报总数为15653份,更正报为71份,正确率为99.55%。
三、自动报汛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我局所管辖的大部分水文测站实现单值化流量报汛后,上下相关站的水位到达时间直接影响到水文站流量数据推算;
2、测站注水试验没有及时与水情分中心联系,自动转发程序当成暴雨报文发出。
四、自动报汛改进措施及建议
1、网信中心在3月31日~4月12日期间对分中心遥测站点的巡查中解决了报汛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为2011年高质量报汛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分中心与测站的沟通逐渐加强,能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处理;
3、网信中心自3月31日开始全天24小时值守,报汛中出现的问题将会快速解决;
4、6月份将启动水情信息交换系统,网信中心将继续加强职工的业务培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