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沙市水情信息采集分中心概况
沙市水情信息采集中心的测验河段位于长江中下游区域长江干流荆江自枝城至盐船套。区间河段总长约 300km ,干流枝城站集水面积为 1024131km 2 ,辖区范围在东经 111 � 10 ′ ~112 � 56 ′,北纬 29 � 33 ′ ~30 � 30 ′之间,地跨湖北宜昌、荆州两市。
1.1.1 河流概况
沙市水情信息采集分中心所辖河段跨越荆江和四口区域,该河段以藕池口为界又分为上、下荆江,藕池口以下的下荆江为典型的蜿蜒型河道。干流河宽一般在 1000m 以上,四口站河宽一般在 200m 以上,河床主要有粘土、亚粘土、细粉沙和粗沙组成,上荆江相对稳定,下荆江变化较大。每年五月有桃花汛, 5~9 月为主汛期,期间水位急涨,流量剧增,其余时间中底水期。
沙市水情信息采集分中心测站一览表 | |||||||||
序号 | 水系 | 河名 | 站名 | 站别 | 位置 | 测站地点 | 距河口 | 集水面积 | |
东经 | 北纬 | ||||||||
1 | 长江中游 | 长江 | 枝城 | 水文 | 111 0 30' | 30 0 18' | 湖北省宜都市枝城镇 | 1795 | 1024131 |
2 | 长江中游 | 长江 | 沙市 | 水文 | 112 0 14' | 30 0 19'' |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 | 1703 | 1032033 |
3 | 长江中游 | 长江 | 监利 | 水文 | 112 0 53' | 29 0 49' | 湖北省监利县容城镇 | 1533 | 1033274 |
4 | 清江 | 清江 | 长阳 | 水文 | 111 0 10' | 30 0 30' | 湖北省长阳县龙舟坪镇 | 46 | 15300 |
5 | 清江 | 清江 | 高坝洲 | 水文 | 111 0 22' | 30 0 25' | 湖北省宜都市高坝洲镇 | 10 | 15650 |
6 | 洞庭湖 | 松滋河 | 新江口 | 水文 | 111 0 47' | 30 0 11' | 湖北省松滋市新江口镇 | 37 | |
7 | 洞庭湖 | 松滋河 | 沙道观 | 水文 | 111 0 56' | 30 0 11' | 湖北省松滋市沙道观镇 | 43 | |
8 | 洞庭湖 | 虎渡河 | 弥陀寺 | 水文 | 112 0 07' | 30 0 13' | 湖北省荆州市弥市镇 | 9 | |
9 | 洞庭湖 | 安乡河 | 藕池 (康) | 水文 | 112 0 18' | 29 0 44' | 湖北省公安县藕池镇 | 12 | |
10 | 洞庭湖 | 藕池河 | 藕池 (管) | 水文 | 112 0 19' | 29 0 44' | 湖北省公安县藕池镇 | 15 | |
11 | 长江中游 | 长江 | 宜都 | 水位 | 111 0 28' | 30 0 24' | 湖北省宜都市陆城镇 | 1814 | |
12 | 长江中游 | 长江 | 马家店 | 水位 | 111 0 45' | 30 0 25' | 湖北省枝江市马店镇 | 1758 | |
13 | 长江中游 | 长江 | 陈家湾 | 水位 | 112 0 04' | 30 0 17' | 湖北省荆州市弥市镇 | 1720 | |
14 | 长江中游 | 长江 | 郝穴 | 水位 | 112 0 24' | 30 0 02' | 湖北省江陵县郝穴镇 | 1647 | |
15 | 长江中游 | 长江 | 新厂 | 水位 | 112 0 24' | 29 0 54' | 湖北省公安县白龙乡 | 1632 | |
16 | 长江中游 | 长江 | 石首 | 水位 | 112 0 24' | 29 0 44' | 湖北省石首市绣林镇 | 1604 | 1032323 |
17 | 长江中游 | 长江 | 调弦口 | 水位 | 112 0 38' | 29 0 42' | 湖北省石首市调关镇 | 1569 | |
18 | 长江中游 | 长江 | 盐船套 | 水位 | 112 0 56' | 29 0 33' | 湖北省监利县尺八乡 | 1499 | |
19 | 洞庭湖 | 虎渡河 | 太平口 | 水位 | 112 0 07' | 30 0 17' | 湖北省公安县义和乡 | 2 | |
20 | 洞庭湖 | 虎渡河 | 黄山头 | 水位 | 112 0 10' | 29 0 40' | 湖北省公安县黄山头镇 | 90 |
1.1.2 区域地形
荆江是长江中游距三峡出口六十余公里的一段冲击性平原河段,两岸地面高程通常低于汛期洪水位几米至十余米,全靠荆江大堤保护,常常遭受洪水的威胁。在测验河段内主要的支流有清江和沮漳河。南岸北闸建有荆江分洪区进口控闸,北岸有人民大院等分蓄洪民垸。
1.1.3 水文气象
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亚热带气候,处于东南季风所及区域,气旋雨较多,多年降水在 1500~2000mm 之间,降水量年内分配很不均衡, 5~10 月份约占降水量的 70% 左右,暴雨经常发生在 6~8 月间,其中 6 月中旬至 7 月上旬一段时间的大范围降水天气过程,俗称为“梅雨”,这两个月的降水量约占全年的 50% 以上。由于暴雨集中,强度大,往往造成长江中下游地区严重的洪涝灾害。
区域内多年平均气温在 15 0 C 左右,多年平均年水面蒸发量为 800mm 左右。
测验河段进口枝城控制站,多年平均径流量为 4444 亿立方米左右,多年平均输沙量为 5082 万吨左右。
1.2.1 降水量观测
观测雨量的各站均采用翻斗式雨量计观测,人工对比观测校核,各时段雨量值采用固态存储计算机处理。
1.2.2 水位观测
各站均安装了水位自记仪,采用浮子式水位计和压力式水位计,人工定时观测校核。
1.2.3 流量及含沙量测验
沙市水情信息采集分中心的 10 个水位站均采用流速仪法测流,枝城、沙市、监利、新江口、弥陀寺采用船测;长阳、高坝洲、沙道观采用缆测;藕池(管)、藕池(康)采用桥测。 9 个水文站均有含沙量测验任务,采用横式采样器和瓶式采样器取样。
1.2.4 水情拍报
辖区内 18 个站点有水情拍报任务,报汛手段以电话为主,电报为辅,向国家防办、长江委水文局以及相关省、地、市防办拍报的有一个站,想长江委水文局及相关省、地、市、县拍报的有 17 个站。拍报段次为 1~8 段次。
以上雨量、水位、流量、含沙量等资料,逐月向荆江局报送,水文整编资料成果由测站,荆江水文资源勘测局、长江委水文局归档保存。